为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特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规监察处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102号
办公时间:法定工作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冬)、14:00-18:00(夏)。
联系电话:0311-86687724
传真号码:0311-86688712
互联网联系方式:sjzrsjfgc@126.com(仅用于接收信息公开工作咨询及有关意见建议,如需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请查看本指南“依申请公开”部分。)
二、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1.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简介,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机构职能和机构设置。
2.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发的规范性文件。
3.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职责和业务动态。
4.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计划信息。
5.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预算、决算信息。
6.《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二)公开形式
1.石家庄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ntdywx.com/)“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信息。
2.通过本机关政府网站(http://rsj.ntdywx.com/)公开政府信息。
3.通过市档案馆、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
4.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三)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将在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可申请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本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一)申请方式
申请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需详细、准确,尽量采取便于本机关查询的名称、文号或者其他特征性描述。申请表可以在信息公开处室领取,也可以在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网站(http://rsj.ntdywx.com/)下载,申请表复印有效。
申请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申请:
1.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规监察处现场提出申请。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102号404房间
2.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收信人名称请注明“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公开”,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通信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102号。
3.传真申请。请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传真号码:0311-86688712。
特别说明:申请人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向本机关提交书面申请。 本机关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咨询。
(二)申请登记
本机关收到有效的申请后,应当出具登记回执。
(三)答复时限
本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本机关不能在规定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中止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期限内,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本机关将向申请人书面说明情况。
(四)注意事项
1.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提供委托代理证明材料;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请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选1至5名代表提交申请,并提供推举证明材料。
2.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本机关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本机关将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对申请理由不合理的,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处理。
4.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本机关将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5.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内容为要求提供政府公报、报刊、书籍等公开出版物的,本机关将告知获取的途径。
四、不予公开
1.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2.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本机关不予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本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3.本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不予公开。
4.本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五、权利救济途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