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支持Ipv6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数据发布
        美丽石家庄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3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宇骏
        发布时间:2022-01-27 09:53
        发布时间:2022-01-27 09:53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体: 打印

        马宇骏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回顾2021年,我们在守正出新中破题起势,奠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石家庄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担当实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经济运行明显向好。坚持扩内需、畅循环,调结构、促转型,全力以赴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七个大跃升”,深入开展“6+1”专项行动,营造了“石家庄在行动”的浓厚氛围,在“接力赛”中接稳了“接力棒”、跑出了“加速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90.3亿元、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55元,同比增长8.4%;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9.2%、5.2%,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但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增速低于预期。
        (二)由表及里促蝶变,城市品质明显跃升。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重“面子”更重“里子”,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启动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太平河城市片区规划设计。交通路网体系不断完善,三环辅道全线贯通,三环内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四横五纵一环”主街主路景观全面提升,1123条小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8+2”互联互通工程顺利推进,20条城市断头路实现贯通,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东段及二期工程开通运营。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以立法形式加强对新建住宅容积率2.0的刚性管控。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5万多处、1000多万平方米。精心实施民心河沿岸整治提升工程,建成柔性渗水步道34.5公里,让市民从踩下去的每一脚中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馨变化。升级改造公厕470座,建设全民健身设施1000余处。高铁商务区、石煤机城市更新、东垣古城遗址公园、石家庄北站整体提升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南三条、民族路等特色街区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石家庄正在变得更加洁净、秩序、文明、美丽!一个让石家庄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魅力城市正向我们走来!
        (三)扶优培强夯支撑,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举全市之力推动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设立了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的主导产业专项资金,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打出了一套加快发展的“组合拳”。编制了5大产业发展规划,高新区国际生物医药园、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启动建设,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高新区就顺利完成了郄马村拆迁工作。强力推进转型发展,成功举办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3%。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升级,争列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99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9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99亿元,同比增长11.1%。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投入1.38亿元全力扩内需、促消费,提升夜经济,新媒体电商直播示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签署了1.5万亿元的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新增挂牌上市企业21家。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达到86.4亿斤,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2家。组织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电科半导体材料、华为栩阳、海康威视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掀起了增投资、上项目的热潮。
        (四)改革开放添活力,发展动能明显释放。坚持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态度,集中实施了一批颠覆性、制度性、创新性改革措施,优化发展环境迈出实质性步伐。“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大力推进“减时、上网、便民”,96%的事项审批时限达到全省第一,审批效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现场勘验事项由150项减为85项,勘验总时限由937天减为211天,成为全省勘验事项最少、勘验时限最短的城市。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全流程网办”,网办事项占比达92.9%。市政工程质量三年保修制度全面推行,彻底解决了年年建、年年修、年年不见好的问题。探索实行招投标“双盲”评审,最大程度减少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标准地+承诺制”“开发区+公司”等园区管理模式改革,提升了园区承载功能,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国企国资改革成效明显,95家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成“5+2”国有企业架构,大大提升了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全年规划建设了205个停车场,施划了4.1万个停车泊位,有效促进了停车场管理的规范有序。创新性建立企业家·市长恳谈会、市民·市长恳谈会制度,搭建了长效常态化的沟通对接平台,听取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建议,采纳了一批管用的工作举措,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制定出台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28个,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药品进口口岸通过国家评估,国际陆港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212列,规模和效益均实现了翻番。
        (五)猛药重典治污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瞄准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等六项机制,从平常、日常、经常抓起,强力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全天候无缝隙监管。面对基础薄弱、时间紧迫、群众反映强烈等巨大压力,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予以推进,长期困扰全市人民的“心肺之患”得到祛除,摘掉了空气质量全国后十的“黑帽子”。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我们精准把握生态生产生活关系,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采取车辆“单双号”限行等类似措施,以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小的治理举措和方式,取得了空气质量历史性突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倒数第13位,优良天数比2020年增加35天、达到240天,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大家切身感受到:石家庄的天更蓝了,空气更通透了,呼吸更顺畅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稳步推进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市域内白洋淀上游水污染治理任务,累计完成营造林71.9万亩。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全面竣工,重现了“清水绿岸、碧波荡漾”的滹沱美景,为市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城市奠定了拥河发展的好基础。
        (六)筑巢引凤增动力,创新生态明显优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探索建立了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中央创新区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三大机制,打通科技创新成果“研、用、转”通道。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29家。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新增各类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20亿元。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6名,发放人才绿卡突破万张,发放人才购租房补贴2亿元。率先出台了《青年发展“十四五”规划》,更多的本地年轻人愿意留在石家庄、更多的外地年轻人愿意落户石家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七)科学精准抗疫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面对突发局部疫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健全“6+1”信息化系统,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筑牢“三道防线”,组建“八支队伍”,强化人文关怀,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从“见招拆招”到“从容应对”,从“全城封控”到“围点控源”,特别是在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环节,牢牢守住科学精准的底线,不随意扩大防控范围、不延长封控时限、不搞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打好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遭遇战、歼灭战。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全市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汇聚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磅礴力量!
        (八)用心用情惠民生,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健身娱乐休闲圈”不断完善,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群众收入稳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89万人。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加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新增养老床位4400张,城市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汇华学院与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合并转设通过国家评估;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第三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无极县医院加快建设,新增婴幼儿照护试点机构48个;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冰雪运动“六进”,全年共组织冰雪赛事活动6700余场,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622万,在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上,我市斩获63枚金牌,金牌总数位列全省第一。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深入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向社会公示了44个“烂尾楼”项目的解决方案和责任领导、责任人,大幅提升了烂尾难题的解决速度和质量;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团结就是力量”专题学习教育,坚决扞卫“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政府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档案史志、援疆援藏、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都有新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拼搏竞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态势已经形成,大家普遍感到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也是做好今年工作最大的底气!这些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各项工作采取的正确战略思路、扎实举措和取得的明显成效;来源于全市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来源于干部队伍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奋进的拼搏斗志。有了信心,就有精神、就有勇气、就有力量,就一定能创造出经济总量过万亿、弯道超车的业绩,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回想过去的一年,从1月2日藁城出现第一个新冠肺炎病例,一直到2月22日全市都回到低风险地区,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全市封闭、全民抗疫,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事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市取得的成绩,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又上新台阶,为全省作了贡献,这一切真的是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特别是每一个市民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此时此刻,我们不应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抗击疫情作出巨大牺牲,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不应也不会忘记那些终日坚守一线,为城市发展忙碌付出的清洁工人、快递小哥、农民工朋友;不应也不会忘记为这座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每一名市民、每一名志愿者、每一名工作者。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石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石单位,向关心支持石家庄发展的国内外朋友,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弥补,还有许多困难需要面对,如扩大投资、提振消费、稳定外贸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创新、教育、医疗等资源需要深度激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仍需加力,发展环境仍需改善,招商引资模式还需不断创新;城市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县域经济还需加快发展;民生领域短板还需加快补齐;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距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竞进2022年,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加快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跨越赶超新突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放眼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纵观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审视石家庄,既面临外部环境趋紧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在区域竞争中奋勇当先、走在前列,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增强综合实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巩固污染治理成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努力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量突破7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这些目标的设定,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形势、自身发展优势短板和现实需求等因素后,慎重研判提出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有政策措施支持的,具有强烈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咬定目标不放松、久久为功谋发展,不仅要确保如期实现这些目标,还要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
        各位代表!完成上述目标,实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的省会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必须靠发展,必须靠高质量发展。随着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随着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国内成本优势减弱,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日益临近,传统的粗放的、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增长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高质量发展必然成为应对和摆脱多重约束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自信自觉,真正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新常态”“最强音”。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高质量发展思维。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必须是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过万亿!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因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回到粗放发展的老路上,更不能因局部的、眼前的困难而舍弃长远发展目标。
        二是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我市现有产业体系中,有些领域已经接近现代化了,有些还是半现代化的,有些则是低效和过时的,必须下决心腾笼换鸟、除旧布新。对产出效益低、税收贡献少、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为优质产能腾出市场容量和土地空间。加快引进高端高新产业项目,持续做大优质增量,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实现经济正向循环。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抓住高质量发展关键。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产业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领域互动和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
        四是坚定不移坚持系统观念,掌握高质量发展方法。坚持统筹协调,强化系统观念,遵循科学规律,处理好整体和局部、规模和结构、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弹好“钢琴”,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实现各领域、各环节、各举措有效衔接、有机贯通,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整体性。
        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把握“稳是前提、进是方向、改是动力”的要求,聚焦“八个新突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让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力争让每一家企业都从创新中获得收益。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聚焦“四个面向”,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鼓励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大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技术战略联盟,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提升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政策。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科技领军企业5家以上。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家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落实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征集并制定全市企业技术需求清单,面向全球“张榜寻帅”;以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为重点,由产业链“链主”或骨干企业牵头,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10家以上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落实中央创新区建设机制,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多元主体投入、市场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百米”,年内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0亿元。深化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改革,激发一线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省会高校资源,以提升科研组织化、体系化能力为突破口,争取更多国家、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落地,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优势产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现有创新平台提升能级,建成一批支撑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发平台。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35家。
        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瞄准县域经济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配齐配强基层科技力量,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面向基层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县域创新跃升计划,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创新资源,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力争年内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达到12个、B类县达到9个。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主导产业人才集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五大工程,办好首届“海石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化与重点高校合作交流,全面开展与西北工业大学精准合作,推动沈阳药科大学在石药集团建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西安交大在栾城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石家庄分中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谋划实施百万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在不同行业领域遴选10名院士后备人选重点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
        (二)聚力产业优化升级,跑出弯道超车加速度。实施产业蝶变跃升战略,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强龙头、补链条、汇集群,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尽快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动两大产业率先突破。用好主导产业发展基金,谋划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保链稳链工程,快速壮大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加快高新区国际生物医药园、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谋划实施石药生物制药、mRNA疫苗产业化,积极推进海康威视汽车电子、浙江大华北方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确保两大产业营业收入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实施数字赋能提级和企业上云计划,全力推动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持续壮大三大产业规模。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集群,规上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13%以上;做精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发展高端乳制品、绿色厨房食品、现代特色食品及未来食品,年内现代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3%以上;做优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完善物流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商贸物流业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和要素聚集、功能集成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立足现有基础,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培育壮大现代金融,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旅游业,以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为目标,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引领,加强正定古城保护和发展,加快正定古城高等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夜经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县域经济腾飞崛起战略,完善市级领导负责的“特色产业长”制度和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制度,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坚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力淘汰低效产能,全面推行以综合效益为导向,环保、用能、装备、安全等标准协同倒逼的低端产能退出机制,坚决让低效低端企业退出或转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发展翻身仗。
        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好经济就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持续实施稳企安商工程,政府公务员要同企业家交朋友,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勇于为企业站台背书,大大方方和企业家肩并肩、手挽手,齐心协力为企业产品当好宣传员和推销员,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实施规上企业“引育”计划,按照“新进规、小升规、退复规”分类建立“入统”培育库,年内新增规上企业200家,新建入统企业60家。深化“千企转型”行动,滚动实施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项以上。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年内力争新增100家以上。
        (三)聚力项目带动战略,打好扩大投资主动仗。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再提质。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拉练等活动,全面提升项目的核准落户率、开工竣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健全精准对接服务机制,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工作链,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强化土地、资金、人才要素保障,确保19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38个项目竣工投产。紧盯国家政策“窗口期”,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大专项债跑办力度,聚焦两新一重、旅游康养、城市管网、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超前谋划建设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再加力。坚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大力招引能够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各县(市、区)年度引进产业项目占总项目的比重不低于70%。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试行驻外招商,建立健全以技术为链条的优质企业招商数据库,探索建立市级招商服务中心,柔性引进一批专业化招商“经纪人”,推动招商方式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变。改进招商考核方法,推动考核重点向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倾斜,向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倾斜,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持续实施“雁回巢”工程,对回归企业、本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新上项目,完全享受招商引资的各类优惠政策。
        产业园区再升级。坚持“房地产开发为产业发展让路,插花式开发为集中开发让路,土地供应优先保障产业所需”,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开发区+公司”运营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入园区,加速产业集群集聚,力争更多园区进入千亿级行列。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设立开发区专项发展资金,建立科创、融资、担保、市政“四个平台”,打造具有综合配套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园区和低成本园区。年内所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完成区域综合评价共享共用,省级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四)聚力城市能级提升,增强美丽家园承载力。围绕形象品质大跃升目标,加快构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拥河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建设洁净、秩序、文明、美丽的省会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以城市高实力高品质高颜值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提速重点片区开发。高标准完成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太平河城市片区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实施,打造具有“国际范”的拥河发展起步区、示范区和引领区。加快推动高铁商务区、中央商务区和石家庄北站片区建设改造,完成中央绿色体育公园建设,打造省会新地标。推进城市水系连通规划建设,把滹沱河、太平河、民心河、环城水系等统筹设计、整体考量,打造群众亲水休闲的新乐园。
        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启动石雄城际铁路、石忻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石衡高速建设,积极推动国省干线新建改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轨道交通一期剩余工程建设,加快二期建设规划报批,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城市重点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全部打通剩余的36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市区骨架路网和主干道系统。实施二环路与周边道路互联互通、二环三环联通工程,加密与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正定县和正定空港区域的快速交通路网。坚持适度超前和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加速推进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力争3月份重点工程动工建设,努力把复兴大街片区打造成为省会的交通主干道、城市迎宾路、市民休闲地和靓丽风景线。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容积率2.0的刚性管控措施,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有序推进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等12项重大工程建设,做成精品工程和示范样板。持续推动“烂尾楼”项目整治,稳步实施1975年以前建设的危旧住房更新、9个城中村改造高品质示范区项目建设,改造老旧小区956个,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0条精品街道。持续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水源一期工程5月底具备通水条件。加快三环内生活用水自备井关停,推动供水管网建设改造,让更多的市民吃上引江水。持续实施城市美化工程,推进民心河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二期工程,谋划新建塔南公园等4座以上综合性公园和10万平方米以上街旁游园。持续进行公厕提升改造,大力推进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完成市区内涝积水路段整治,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形象品质实现新突破,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关系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关乎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智慧化水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布局以“云、网、端”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化基础设施,强化城市运行数据资源的动态分析,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着力提升精细化水平,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深入推广“水洗机扫”环卫作业模式和“以克论净”考核,强化施工场地精准管控,加强水、电、暖、气、讯等设施管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加大对渣土运输、逆行闯灯、占道经营、不合标电动车、不规范围挡等的整治力度,规范城市管理秩序,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着力提升社会化水平,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对公共厕所、户外文化体育场地等公益设施和公共事务领域,实行政府出资、专门力量管理,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着力提升市场化水平,牢固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全面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加大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冠名权”“经营权”“广告权”有偿使用,特别是对共享单车、露天广告等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以公开拍卖方式获得使用权,提高市政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利益最大化。
        推动县城提质升级。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结合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确定县城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着力引导县域优质资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县城集聚,分类推进县城向功能凸显、产业各异、特色鲜明方向发展,增强县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五城创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生态绿量,提高美化水平,开展县城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整治,大力提升县城的综合功能、居住品质和形象品位,打造独具特色、靓丽多彩的美丽新县城,力争更多县城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
        (五)聚力现代农业发展,稳住乡村振兴基本盘。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开展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升种粮积极性。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3-5个在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84亿斤以上,实现“十九连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深化“四个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23家以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确保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10家以上,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20家以上。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基本完成改厕任务,新完成22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和763个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新增省级美丽乡村200个,打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稳慎推行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大空心村治理力度,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持续性和长久性收入。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内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支持服务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状况返贫致贫。加大对灵寿、平山、行唐、赞皇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力度,确保脱贫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增速。全面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益,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现环省会都市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全覆盖。
        (六)聚力治理成果提升,推进环境质量再改善。围绕生态文明大跃升,统筹污染防治和生产生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巩固污染治理成果。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继续严格执行污染治理“六项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管控,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减排措施,健全完善“白名单”“黑名单”制度,不断扩大正面清单纳入范围和数量,坚决不搞“一刀切”,让自主减排、主动改革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推动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向好,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让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成为常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确保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领域土壤环境监管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确保年底前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依托山地丘陵、河湖湿地和平原林网,打造“依山傍水、拥河抱绿”的城市新生态。全面完成矿山综合治理任务,强力推进井陉县全生命周期绿色矿山建设,率先打造全省样板,加强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优质生态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城镇园林体系、交通干线绿廊林带和农田林网建设,全年完成营造林65万亩。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双碳”工作部署要求,着力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结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快以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使用总量,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年内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49.3立方米以下。
        (七)聚力一流发展环境,争创区域竞争新高地。好环境就是竞争力。围绕发展活力大跃升,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的发展环境。让“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城市形象”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把石家庄打造成为投资福地、兴业沃土。
        全面提升政务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证照分离”,强化“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改革举措,建立行政审批承诺补正和容缺受理机制,清理“体外循环”“隐形审批”等行为,更大力度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完善企业注销机制,试行“休眠”制度,免除创新创业后顾之忧。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掌上石家庄”尽快投入使用,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等领域试点“秒批”改革,扩大一网通办范围。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全面保障市场竞争秩序。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保护市场公平。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审慎监管清单,推动“人工智能+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风险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三位一体”的信用监管新模式,探索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清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更大范围地推行“双盲”评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全面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法治建设,出台《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决查处多头执法、野蛮执法、选择性执法和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支持企业守法合法经营。严控涉企收费,严禁政府部门搞强制摊派、罚款创收,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负担,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全面增强服务能力供给。树牢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办好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强化对市场主体纾困帮扶,搭建直通车平台,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解读和精准推送,做实企业包联服务。健全政府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畅通发展环境投诉渠道,及时兑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坚决反对“新官不理旧账”,大力整治政府失信行为,争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着眼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推出一批制度性措施,用服务的全心全意换来企业和群众的称心如意,打造便民利企的服务环境。
        (八)聚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省会经济外向度。深入实施扩大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提升开放载体平台水平。统筹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正定新区、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力争国际邮件互换局早日通过验收、实现进出境邮件封发交换,推进口岸医药物流中心尽快运营、医药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尽早建成投用,探索打造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平台,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000家以上。完善空港区域规划体系,支持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扩容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家庄国际陆港,积极申报“一带一路”京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年内国际班列开行数量达到500列以上。
        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转移,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有序推进钢铁、水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能开展国际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参股、取得资格认证、收购海外相关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产品配送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支持本市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企业通过资产、股权并购,投资我市优势企业。大力推进外贸倍增计划,重点打造1-2个市级跨境电商标杆示范园区、3个以上市级服务贸易聚集区和特色基地。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国际友城交往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友城交往模式,提升友城数量和交往质量。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完善国际化标识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公共服务国际化,提高城市全球链接能力。精心办好数博会、正博会等会展活动,申办2-3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人才、旅游等交流活动,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展览、会议和机构5-10个,举办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展览和大型会议30-50场,不断提高石家庄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持续推动消费扩容升级。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定制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稳定汽车、家电、成品油等传统消费,培育体验式、沉浸式消费新模式。继续培育一批夜间消费品牌和项目,长安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各打造1个夜经济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火车头”等省级步行街,民族路步行街达到国家级试点验收标准,新培育5条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实施“消费品牌”提升行动,加大首店、旗舰店、精品店和国际知名商超引进力度,力争6家知名商场或酒店进驻我市。新建改建15家便民市场、5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加快知名电商园区、直播基地和淘宝村镇等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方式融合发展。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的乡亲们也能享受到网上购物的方便与快捷。
        (九)聚力人民生活改善,构建共治共享大格局。悠悠万事,民生最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民生实事,全力推动省会科技、教育、医疗三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民生温度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切实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双减”工作,深化落实“三个全覆盖”,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有组织、成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学科类辅导活动,培育管理服务品牌,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家长们感到放心、得到实惠、找到依靠。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启动市第一中学正定校区等5所高中建设。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驻石院校协同机制,建设全市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国家正式批准建设2所职业类大学,稳步推进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东软教育集团软件教育学院建设,加快石家庄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申请、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升本进程,全力支持驻石高校加快发展。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着力打造一批医联体示范机构。优化医疗资源供给,确保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河北省重症肌无力医院、无极县医院竣工投用,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三名”工程,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流转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线上医疗服务。深化乡镇卫生院分级管理,年内打造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示范机构。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低保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持续开展交通惠民工程,每周四在市域内实行“绿色出行日免费乘公交”活动。统筹“一老一小”,探索构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鼓励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年内新增婴幼儿照护机构30家,新创建普惠性民办园30所、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0所。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年底前完成市殡仪馆提升改造,完成市第二殡仪馆、市公益性公墓项目规划选址和土地征收等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持续改善居住条件,积极主动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提升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市图书馆新馆二期开放,加快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建设。开展体育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新馆、足球青训基地建设,在小区、公园、公共场所等见缝插针增设体育健身场地和器材,健全完善“15分钟健身娱乐休闲圈”,今年在市区新建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200个以上、健身步道70公里以上;积极推动国内、国际高水平赛事落户,大力开展棋牌等智力体育活动,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扎实做好冬奥会对口支援工作,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石家庄贡献。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信息化水平,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措施,全面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药店等规范管理,加强基层疾控体系建设,发挥好疫情防控“哨点”作用。持续强化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防控,牢牢把住疫情防控“入口关”。全力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群体免疫屏障。大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精准、有序、规范、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机制,努力实现治理效能大跃升。持续开展金融、房地产、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瞪大眼睛、发现未病,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持科学判断、系统部署、强化落实、全民动员的原则,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继续强化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燃气、防火、防汛等领域安全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推进民族、宗教、外事、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三、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以服务为核心的人民政府
        政府建设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我们一定从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能力素质、群众期盼等出发,系统谋划、步步为营,天天有改善、年年有进步,真正建设政治型、法治型、科学型、创新型、改革型、学习型、民本型、服务型、数字型、廉洁型的“十型”政府。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一定紧紧围绕牢树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之以恒打造科学决策、自我革命、实干担当、高效廉洁的人民政府。
        一是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政府坚持不懈的追求。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树立正确工作导向,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目标,时时事事处处关心人民安危冷暖、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管理社会事务、制定出台政策,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市长恳谈会、市民·市长恳谈会,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体现群众需求。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在政府系统深入开展“三个反思”,勇于自我革命、自揭伤疤、自找苦吃。建立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定期接听“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走进“阳光理政”“行风热线”平台等直接沟通对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现场公开答复、作出承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二是把永不脱离人民作为政府培植于心的自觉。我们将始终牢记自己来自人民,“自己也是百姓”,时刻保持平民化意识,穿“平常衣”、吃“家常饭”、交“草根友”、走“亲民路”,一刻也不脱离人民。政府系统的每名干部都要抽出时间,放下官架子,换角色、入基层,体验当保安、送快递、做保洁、干农活等非公务性的社会角色,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光荣。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破除“审批权力”迷恋,真正让“不靠关系办事”“没人也能办成事”成为常态。旗帜鲜明反对特权车、特权房、特权消费、特权就业等一切特权行为,反对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让官气越来越远越淡,群众越来越近越亲,让与群众“同围一张圆桌、同坐一条板凳”成为一种习惯。
        三是把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政府一往无前的动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来实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群众,通过榜样引领、正向激励、号召倡议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市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探索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的新路径,让“好帮手”有更多用武之地。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大家的事情大家做”的思想共识,引导全市人民积极投入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工作中来,让每一名市民自觉投身到“石家庄在行动”中,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各尽其责,争做文明秩序的维护者、勤勉敬业的践行者、城市进步的推动者。
        各位代表!凝心聚力再启航,砥砺奋进谱华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